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开展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暨建邺区“智慧教育”名师工作室教师朗诵比赛

有一种艺术,它赋予了文字声音和形象,让静止的文字流动燃烧,那就是——朗读。《语文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指出:“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,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,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,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,加深理解与体验。”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,是培养学生语感、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。

本次朗诵比赛活动流程紧凑而丰富。首先,教师们进行了朗诵展示赛,在朗诵展示环节,教师们各展所长,将一篇篇诗文演绎得淋漓尽致。她们或激昂慷慨,或温文尔雅,用声音传递情感,用心灵触动心灵。其中,有的教师朗诵的《月光下的中国》《读中国》让大家在豪放激昂的语气中体会到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;有的教师朗诵了朱自清的《春》,她用轻柔细腻的声色,描绘出春天生机萌发的美好景象;有的教师朗诵的是《生命是一树花开》《青春万岁》,她们以充满深情的声音,读出对美好未来的畅想……这些朗诵不仅展示了教师们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朗诵风格,也体现了她们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。

接下来的专家点评环节中,特级教师金正平对教师们的朗诵进行了细致的评价与指导,她肯定了所有教师朗读基本功扎实、情感充沛的现有能力。同时指出,朗诵不仅要有感情的投入,还要注重技巧的运用。她强调正确的发音、抑扬顿挫的节奏、感情表达的梯度,都是朗诵中需要注意的要点。

金正平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,分享了主题为《小学语文课文朗读的技巧与训练方法》的讲座,让教师们受益匪浅。她认为,朗读是用有声语言传达教材内容,引导学生在加深文本理解,增强语文感染力的同时,培养学生的语感、情感、美感。在朗读时,理解内容是基础,学习朗读技巧是途径。活动全程中,金老师时不时结合具体的课文现身示范,演示了如何通过朗读技巧来提升教学效果,使在场的教师们深受启发。

活动最后,结合专家评委们的现场打分,评选出了本次朗诵比赛的一、二、三等奖,并进行了现场颁奖。获奖教师们接过奖状,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。这不仅是对她们辛勤付出的肯定,更是对她们未来工作的激励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,教师们将以此为契机,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,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。(撰稿:王帆  编辑:王宁琳  审核:魏婕)


校园快讯